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10710台中福田班』關懷員代表分享

  我是第九組的關懷員,很高興能跟大家分享這一年來,在福田班的學習心得;雖然名義上我是一個關懷員,但實際上能夠跟同學們互動,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個人覺得關懷員才是學習中的最大收穫者。

  顧名思義,福田班就是一個可以讓我們種福、培福的園地,而我們要如何來種福、培福呢?當然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能夠「解行並重、福慧兼具」,所以福田班的學習,不只是教導我們做義工時,應該有的正確心態,更能了解到義工的使命與精神,讓我們能夠學習到以「智慧處事、慈悲待人」為做事的方法,這樣我們不但可以「轉化煩惱、消融自我」,更能達到「廣種福田、累積資糧」的目的,所以當義工是「福慧雙修」的好契機,也是「種福、培福」的最佳方法。

  這一年來最讓自己感動、成長的地方,就是看到同學們認真的學習態度,以及發心的勇猛,在慧業上─都能將心靈環保中的「心五四、心六倫」,一一的運用,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的心靈淨化,不斷的提昇個人的品質;在福業上─同學們也常參加各種法會及共修,只要我們有活動,總是在場佈、大寮或環保工作中看到大家的身影,也常聽同學們快樂的分享義工經驗,若偶而有遇到挫折時,也沒有被打敗或退縮的念頭,反而能用佛法來自我消融,一點一滴默默的,在實踐著我們共同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真的好令人讚歎哦!

  每當自己有一點小偷懶或藉口時,總會想到同學們的精進,隨時會跟我們關懷員來分享經驗,若自己不加緊共修、學習、培福‧‧‧等種種的腳步,如果讓同學們認為關懷員很菜、不夠用功,除了愧對自己、更愧對班級的付託,同時也會動搖同學的學習信心,所以深深的感受到關懷員跟同學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一個好的關懷員能夠協助同學在「福業、慧業」上不斷的學習增長,而同學的用功,也同樣會推動著關懷員不斷的向前精進,這真是一個良善、美好的循環。

  記得有次跟同學私下的分享中,同學不經意地提到關懷員的職責,除了陪伴上課,必須要隨時具備有可以協助同學的學習需要,以及參與活動的能力,否則這關懷員就太遜了,頓時讓自己有了警惕,同時也覺得這很有道理,非常符合實際的需要,如何讓同學們在菩薩道的途中,能夠順利、安心的用功?這是我們關懷員非常重要的關懷工作!

  回家後,我就好好的自我審視一番,我有做到多少呢?還好自己還蠻得同學的信賴,也很盡心盡力的協助同學的需要,我想第九組的同學應該會給我及格分數吧!等一下我在私下問問我能得幾分?所以關懷員的角色挺重要的,我們關懷員要看重自己,更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功課,將來才能夠有足夠資糧,接引更多的同學來學習佛法,將佛法的好讓更多的人知道,進而讓人人都有「種福、培福」的機會,這個責任,就由我們關懷員來協助做起吧!

  今天在這裡,除了要謝謝法師們的教導,讓我們有很完整的「福業、慧業  」的學習,更感恩同學們的勇猛精進,因為有您們的助力,讓我們關懷員們都不敢懈怠,讓我們有更多學習、成長的機會。我們一起努力哦!

  最後我們以師父的叮嚀來互相勉勵:在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地方,遇到任何一個人,我們都不要錯過廣種福田,予人為善、予人為樂的因緣。

再次感恩大家!願在菩薩道的道路上,我們能夠互為伴侶、互為善知識。

關懷員代表 王絹纱 菩薩

『10710台中福田班』內外護代表分享

首先 感恩法師和班長,讓我有機會在這裡能夠分享我個人的經歷,在場的很多義工師兄、姐們的經歷都比我久 ,也做得比我多, 來分享其實心裡還是蠻忐忑的…

我是106福田班 結業的,所以我加入義工的時間其實也不算太長, 在這邊就簡單跟各位分享一下 這個過程: 最主要發心加入義工,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一個是福田班的因素/ 一個是一段話的因由: 進入福田班之後因為有福業時數的要求, 我很感激因為有這個時數要求, 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出坡的事物與經歷 , 要不是因為如此我也不會加入義工了…也因這樣子去了打掃了寶雲寺兩三次之後發現越做越歡喜,  就自然而然報名加入護勤組的義工了…

在這裡就要講到第二個主要的因素:過去那一段話的感觸了『修行很不容易需要福報, 需要德行, 也需要別人的幫助。 那首先就要去幫助別人,去成就別人, 成就別人時, 德行自然就跟上, 修行方能成就。』

自己從上面那段話體悟到, 人沒有福報真的可能想做什麼事情,好像都沒有辦法, 沒有福德因緣 ,連來上個課有可能也是個問題,更何況是發心想到 阿彌陀佛的世界裡…
那麼我就問自己要怎麼辦呢 答案只有一個 就是『做』! 從這當下,當下這一念開始, 發心奉獻 ,隨緣盡分廣結善緣, 『做就對了!』

我是從上面那一段話進入到 義工的世界,但是我真的走進來之後, 自然而然 那些話 也都忘掉了, 就很單純的 『做就對了!』

最後,我想用德國哲學家 阿爾伯特、史懷哲說的一句話 跟大家分享,「 真正幸福的人,是那些已經開始尋求並知道如何服務他人的人。」

我無法跟各位分享的很清楚,自己做義工所得到的收穫…( 因為我根本就沒有感覺到什麼  哈)但是我可以很明白的跟大家說, 現在的我,是一個感受到很溫暖 又很幸福的義工, 希望有一天 我也可以真真實實地把這份溫暖和幸福傳遞出去,現在,勸請今天在場的同學們,一同加入義工的行列, 和我一樣來感受這一份溫暖和幸福 ,也為法鼓山做更多利益他人的事情!『利人就是利已』

謝謝大家 也祝福大家 阿彌陀佛

內外護代表 林助昇菩薩

『10710台中福田班』全勤代表分享

關於如何全勤而不缺課之學習心得與感恩之心
   
  姑且不論本身居住地是否距離最遠、每次上課是否最早到,今天家裡是否有需親自處理的家務事,或者心中有放不下的私事,既然報名福田班,就要排除生活中的各種干擾,放下了塵世的公事、家事和私事等所謂的「要事」,心無罣礙的安心專注每次的課程,十個月的辛勤耕耘也小有收成,而且法鼓山的正法已潛移默化地滲入了我的生活。

  身為公部門幕僚主管,平時除公務繁忙外,假日亦不得閒,而每次課程都要排除萬難往返於苗栗與台中之間,但我非常珍惜每次上課的因緣,因為這因緣皆是佛菩薩的慈悲與聖嚴師父的願力帶大家來到這裡,期勉自己將義工精神帶入生活中,我想,若把日常生活中的場所都當成修行的道場,把自己當作一個盡心盡力,不計較得失不求回報的義工,那麽我就會在職場上工作得輕鬆,生活得自在。

  要如何心無旁貸的安住在每次課程,除了自己本身狀況之外,尚需考量家庭因素,或許有可能因為個人或家務事不得不請假,但若事先能把個人私事與家務事排開,避免因衝突所產生的困擾而導致無法上課,又若能建立起家庭好善緣、職場好人緣、心安好福緣,即落實『心五四』中的四安,秉持讓缺課降至最低,以心為出發點,安家的要領是互相尊敬、互相體諒、彼此關懷、彼此感恩、彼此奉獻。

   以家庭為例,呵護每位成員安心,進而安住身心,延伸至家人即可安家。家一但安住之後,每位家裡成員,不論在職場或學校裡,也就能安排好工作學業了。家庭裡的相處與互動要時時懷有感恩之心,感謝家人陪伴,感動家人支持,感化(轉化)家人磨擦情況,就能安心的完成每次課程。另外本身也同時將時間做最適當的安排,並將事情分為主要與次要的,且有優先順序,如此才能避免缺課。

   以聖嚴師父的:「忙忙忙,忙得很快樂;累累累,累得好歡喜!」來感謝有機會種福田,在第一堂課時即發「出席滿十堂課」的願期勉自己能來上每一堂課,雖然在第4堂以及第8堂課,因為辦理全國性地方五合一選舉以及參加第二十四屆菩薩戒,自認應是無法逃避請假的事由,但都因殊勝的因緣讓我安然渡過,安心的把第4堂及第8堂課順利完成,讓我有機會獲得全勤的殊榮因緣。

    瞭解聖嚴師父的願及理念,但更想知道自師父捨報後,法鼓山是如何有具體的、有目標的循序漸進往前走,再加上之前參加大悲心水陸法會時,看到很多義工菩薩辛勤認真奔走的身影,著實令我感動,心想:若有機會也要為別人多做一些事。也就來參加福田班課程,不過一開始我就堅定地發心要全勤完成十次課程,同時也感謝佛菩薩的護佑讓我身體健康、家人平安,才能安心愉快的全程上課。

    福田班是培育義工的搖籃,但每次上課還要勞煩很多義工及法師照顧我們,心裡很慚愧也很感恩,全勤地參加十個月的福田班課程,使我受益匪淺,我不但聽聞了古法新譯,消除了我對佛教的誤解,清楚解除了心中的疑惑,而且還學到了禪修及觀念轉變的方法,從而提升了生活品質和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與寬度。

    許多人的付出與辛勞才能圓滿這10個月的學習,課程當中法師常提醒大家,有空回來道場參與課程或法會,只是在於紅塵中累了、倦了時的充電處,自己真正修行的道場是在職場、家庭、與一切有緣眾生中,要善待身旁的福德因緣。佛法的慈悲智慧不是口號,是可以具體實踐在日常生活的心法,結業後希望學員多多回來當義工,發願福慧雙修、解行並重,期許在學佛路上彼此惕勵、精進,一同成長。

    因人生順遂的自己從沒看到自己的慢心,直到參加福田班才驚覺,更從法師在十次課程中教導的方法學習察覺心念,學會知福惜福,所以很珍惜一次一會的上課因緣,而每次的出坡禪,自己總是認真於當下動作,謹記體驗身在哪裡心在哪裡的生活禪。

    有願就有力,相當榮幸能代表全勤獎獲獎學員發表心得與感想,在解行並重的萬行菩薩修行當中自己有何改變?第一次課程時的發願,在結業式的今天已看到成長的新芽,因為每次上課都帶著初發心、歡喜心來到寶雲寺,感恩這不可思議的因緣,福田班的結束僅僅是學佛的開始,法鼓山的修行是有次第的,只要跟著福田班的課程走,就能慢慢步入正信正念的軌道,精進落實佛法在生活及道場中,離開蒲團才是修行的開始,祈願大家都能十全十美、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結業生 全勤代表 第7組 卓文金菩薩

『10710台中福田班』 結業生代表分享

小時候我在道教家庭長大,於20歲時因閱讀師父的『正信佛教』才信仰佛教,結婚生子忙碌職業婦女的生活,讓我中斷至道場共修,等孩子長大之後開始找尋適合自己修行的道場,台灣正信佛教的道場我都有去共修過,因聖嚴師父是我敬仰的法師,喜歡閱讀他的文章和打坐,因而至農禪寺和寶雲寺學習靜坐,報名『10710台中福田班』,希望更進一步認識了解法鼓山,能在下半輩子持續至道場學習修行。

上完九堂課程,從福田班緣起,認識創辦人聖嚴師父和法鼓山的共識及理念,『三大教育-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四種環保-心靈環保、自然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心六倫-家庭倫理、校園倫理、職場倫理、生活倫理、族群倫理、自然倫理』及『心五四』等,讓我對法鼓山全面認識了解且更敬佩師父弘揚佛法的精神理念,堅定法鼓山將是我未來人生修行道場。

特別感受到四種環保之環環相扣互為因果,如果社會上每人都能做到,那就是人間淨土,體會師父為何將『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當為法鼓山的理念。此期間將四種環保運用於工作和生活,發覺自己的身心比較自在安定。

個人很喜歡【四眾佛子共勉語】,每天我都會復誦一遍,提醒自己在生活中學習,因只要落實執行【四眾佛子共勉語】的內容,就是在生活中學習佛法,讚嘆師父的智慧,將佛法用簡單的字句,讓我們唸誦體會而執行,這是我上福田班最大的收穫。

在上課期間擔任義工心態是在轉變的,記得上第一堂課給我們『學員手冊』,翻閱師父對法鼓山義工期勉的四篇文章,只當文章欣賞沒有太多想法,擔任義工的心態是想完成規定出坡時數表而能順利結業,但陸續上完九堂課之後再看四篇文章感觸良多,是以歡喜心出坡擔任職務,謙和接受組長指示,盡心盡力做好任務工作,在法鼓山學習佛法慧命,擔任義工是自利利他的另一種修行方式。

順利上完九堂課程,感恩為我們上課的法師、分享在法鼓山學佛生命故事的師兄師姐和所有護持我們的關懷員、志工菩薩,因您們的奉獻讓我們認識法鼓山,讓我們了解擔任法鼓山義工的精神,學習如何成為萬行菩薩,讓自己廣種福田,期許自己和您們一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一起達成師父建立的『法鼓山的共識』,永續傳揚漢傳佛教中華禪法鼓宗。

結業生代表  第17組 張瑋庭菩薩

111佛學班結業心得

  首先,感謝法鼓山寶雲寺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與專業的師資給我們佛學班學生們可以精進學習,記得一年級剛開學我們對寶雲寺環境及佛學課程內容還懵懵懂懂時,法師們細心帶領與教導才讓我們對環境與佛學課程內容慢慢熟悉,從介紹皈依三寶、三法印、四聖諦到八正道,開始學習出坡擔任志工。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