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同學對自己皈依法名有什麼想法?

我是在民國104年3月28日,法鼓山寶雲寺落成時皈依的,皈依前一年我的母親往生了,在守喪期間因緣參加了法鼓山的道場,透過每周的念佛共修,讓我對法鼓山有進一步的認識,知道這將是自己未來學佛依靠的道場。

皈依後我被取了一個法名“余演止”,當時曾經思索為何為我取了個“止”呢?終於我想通了,原來過去為了工作,我的生活就是在供應商和客戶間周旋,舉凡抽菸、喝酒、唱歌等所謂的交際應酬是我生活的一部份,結果是得了痛風、十二指腸潰瘍、脂肪肝等毛病,直到母親往生後,覺得自己也以五十幾歲了,難道我的生命只擁有這些嗎?

恰巧參加了寶雲寺落成的皈依活動,這個法名給我的意義就是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法名“演止”是要我斷了過去的種種不良的惡習與生活,重新找到新的自我,因此,我很喜歡這個名字所帶來的新生。


第3組 余泰璁 同學

111佛學班結業心得

  首先,感謝法鼓山寶雲寺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與專業的師資給我們佛學班學生們可以精進學習,記得一年級剛開學我們對寶雲寺環境及佛學課程內容還懵懵懂懂時,法師們細心帶領與教導才讓我們對環境與佛學課程內容慢慢熟悉,從介紹皈依三寶、三法印、四聖諦到八正道,開始學習出坡擔任志工。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