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友吉
*佛說一佛乘是謂大珍寶,這離平凡的我實在太遙遠。
說欲入佛道,其路甚曠遠,譬如險惡道,廻絕多毒獸,又復無水草,人所怖畏處。
這於我心有戚戚焉!境界實在太多!
說眾生遇難則退,這念頭總在我腦海廻蕩。
故設神通,化作大城,重門高樓,渠流浴池,可作休息,這讓我重燃希望,
佛道漫漫長路,累了,懷疑了,就暫時停下來,休休息!
如人渴須水,穿鑿於高原。
猶见乾燥土,知去水甚遠。
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
吳佾璇
《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
目前台灣因COVID-19疫情嚴峻,每天電視新聞報導、網路訊息、政論節目的言論,使得人心惶惶。感恩副都監法師在5月中,就請大家自訂功課。佾璇每日持誦《地藏菩薩本願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及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在做定課的過程中,慢慢覺察心中的不安焦慮,外在環境的變化,漸漸習慣疫情期間居家生活,並且享受慢生活的步調。
藉由做定課和菩薩們分享,鼓勵大家一起做定課,安定自己的身心。
李日祥
化城喻品一開始是讚嘆佛的殊勝功德:
「聖主天中王 迦陵頻伽聲 哀愍眾生者 我等今敬禮世尊甚稀有 久遠乃一現」
接著世尊就開顯一佛乘的密意: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惟一佛乘得滅度耳。」
在此經中開權顯實而說,清楚明白地開示大眾,二乘涅槃,是為了心力怯弱下劣的眾生,以方便力而權說的。二乘涅槃是權說,唯一佛乘而得究竟涅槃。
曾經聽過這個故事,一個人拜佛吃素,幾年突然有一天發了火,我不信佛了!我吃素拜佛幾年了,竟然沒有保佑,還讓我得了這個病,我再也不信佛了....
另外,還有一個人也參加讀書會、聽講經開示,多少年過後,跑去受洗信仰基督教了。說是你們佛法太複雜了,一下子這樣子說,一下子又那樣子說,又講苦啊,空啊,讓人心情不快樂;基督教多好!每天唱聖歌讚嘆主!愛世人!然後照著聖經上說的去做,生命結束了就生到天國,多簡單,多快樂。
但是,我們能持續學習佛法而不懈怠的話,漸漸地我們能遠離怯弱下劣,雖然仍有煩惱魔境,有冤親債主的干擾,但是,善根福德的因緣故,三寶護佑故,我們發了無上菩提心,學習六度波羅蜜,我們能信解、趣入、了達諸法實相的道理,修習止觀。
如心經所教授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疫情當前,我們能練習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如果我們能練習〝深心入法中〞,就能心安平安!
李徽龍
「十六菩薩沙彌 皆悉信受 聲聞眾中 亦有信解」
- 信:信為道源功德母。
- 受持:聞受知解、行持並重,如實稱性,老實修。
- 一佛乘:無九法界,只有一真法界,權實不二。
林佳音
法華經「化城喻品」經文中「眾人皆疲倦,而白導師言,我等今頓乏,於此欲退還,導師作是念,此輩甚可愍,如何欲退還,而失大珍寶」,這讓我想到副都監法師曾經說過類似的話,鼓勵著走偏而又疲憊的我不要忘記走回修行的路途。
而經文中「諸人即入城,心皆大歡喜,皆生安穩想,自謂已得度,導師知息已,集眾而告言,汝等當前進,此是化城耳。」,這又映照到現在疫情狀況下的生活情形。因著疫情而將自己足跡封印在寺院,這一個月來體驗到何謂 ”安穩”,真有想著常駐而不動,但副都監法師提醒著對寺院的使命,需要走入人群做弘法利生之事,於我想~現階段的寺院,就像是經文中的”化城”,休息過 了,還是要捨安穩往前邁進。
「諸佛方便力,分別說三乘,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滅,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實滅,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在寺院的工作和上課,就是學習佛法智慧的路徑,而化成喻品的經文,恰巧對照到自己現階段的生活與狀態,提醒自己當精進。
高明絹
諸佛方便力 分別說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處故說二
今為汝說實 汝所得非滅
為佛一切智 當發大精進
雖然對於經文還是不甚理解,但讀到這段時,腦中飄過「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佛先說二乘,讓眾生不放棄佛法,一步一步的學習,但二乘法不是學習的終點,只是一個中繼站,得更精進一步一步踏實求佛道。
若配合四弘誓願:
(1) 發願度眾生。
(2) 除了斷除自身煩惱,也要斷除他人的煩惱。
(3) 為幫助不同時期的自己,或是各式各樣的人,就不能只學習一種方式,而是得學習用不同的方法。
(4) 學習各種方法,幫助自己和他人斷除煩惱,就是走在成就佛道的路上。
一步一步皆是相輔相成,自利利他。
修行就是老老實實地學習實踐。
雖然處在疫情較為嚴峻的時候,更應該好好的過生活。每天乖乖做定課,該吃飯就吃飯,該工作就工作,該休息就休息,該戴口罩就戴口罩,把自己照顧好,就是照顧好他人。
陳慶勳
權實不二:
權法、化城。
(安穩、防護煩惱,解決生死問題)
實法、寶所。
(無上菩提)
將上述權實交替運用,於自己生活日常受益良多。
因為日常總是需要面,一些人事物的無常變化。若當下一個善轉念頭、或一個態度轉化,都可讓身心暫時於化城中得到安穩。
師父的四它運用在生活中,就如佛陀提點的化城。
真實接受面對現有因緣,慈悲的觀照進退處理(善待自己、有善他人),即便是暫時的放下(暫居化城),也是在等待、創造另一個因緣的成熟到來,再往寶所前進。
方針不變(直往寶所方向不變),但是方法是隨因隨緣調整改變。
權實不二的運轉,需於日常不斷的透過經句的思維與外境無常變化的練習、進退、提放,來逐步提升自己的正覺知與觀照力,不然就容易養大自我而不覺(因我們都非二聖,已歷經三百由旬的修煉)。
陳黎玉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念頭開始改變,生命開始變化
感恩副都監法師用心授課!要寫作業看了3次經文,從方便品、譬喻品、藥草品..是一步步帶我們走向菩薩道!學習佛法用於生活,學習到雜念的心透過課程一次次地洗滌,觀念改變了,想法改變了,想法簡單化,裡出線頭來..就能解開無數個結!受法雨的滋潤能慢慢成長!
結合結夏期間的功課,法華經跟自己因緣很深。此次定課每天早課金剛經讓自己誦得很開心..偶而會有經句浮現腦海、鈔寫法華經放慢寫字速度一筆一畫清清楚楚,沒有二念..總是在寫完後身心安定。誦法華經則是有更特別感受,當初法師要我們背法華偈我還覺得怎麼背不起來…沒想到現在背起來還覺得歡喜。誦經送到法師提點的句子總是能跟課堂上說的聯結…
唯一功課拜梁皇寶懺功課半途而廢….膝蓋真的退化了..目前只拜1部多一點點…很感慨!
化城喻品聯結到疫情這段期間,因為有定課所以身心安定沒有恐慌,生活也沒多大變化,唯一慶幸有法師定功課、授課法華經,讓自己能透過聽聞法來調整想法。現在就是在城中學習、安隱自己,等待疫情過後再出發,作更多利益社會的事!
湯進春
導師知息已 集眾而告言
汝等當前進 此是化城耳
我見汝疲極 中路欲退還
故以方便力 權化作此城
汝今勤精進 當共至寶所
從副都監 法師要我們自訂功課後,早晚定課比以往多,中間也會聽聖嚴法師的有聲書,讓自己身心安定多了,雖然斷斷續續的聽副都監法師的法華經化城喻品,但我聽到一些和師父開示裡面,有很多相同的論點,最後告訴我的事⋯不論如何,好的、不好的都要繼續往前走,雖是假的但要認真演,為實施權,所以權不離實。
黃虹美
聽完副都監法師法華經 「化城喻品」開示後,對我而言,以遠大目標執行的時候,需要分階段來計劃;就同佛陀變現一座城給眾人休息,當生活中起了煩惱,我必須能有方法處理,譬如: 提起正念轉念頭,另外也可轉移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在動作上。這是我自己的「大城」,在這座城裡稍作休息之後,我就能再繼續往前進。過程中要有耐心,分階段一步一步就能達到,小目標的累積就是大目標的完成,感恩副都監法師慈悲教導,目前的小目標是「清楚放鬆、全身放鬆」,時刻察覺自己的心是否在當下,身體是否放鬆。如此不斷提醒不斷練習,相信自己也能有小小成果。
趙熠女
「化城喻品」讓我最受用的是:
- 真心求佛法必先有捨心~十六王子聞父得道,皆捨所珍,往詣佛所。
- 佛陀慈悲安穩眾生、令眾生不離佛道!(我要學習的是,要愛護眾生,讓每個與我有緣的人,都喜歡親近道場.)
- 梵天王對佛法渴仰、有恭敬真誠懇切之心才能得到佛的攝受。
- 「行於曠野險道,迥絕多毒獸,又復無水草,人所怖畏處」;光想就害怕,因此和菩薩們相約精進累積「水草」(做定課。
這些讓我深受啟發。
蘇苑茱
「譬如險惡道,逈絕多毒獸,
又復無水草,人所怖畏處,
無數千萬眾,欲過此險道,
其路甚曠遠,經三百由旬。」
若平日沒有奉獻付出、修學、累積資糧,經過險道時,沒有水草、就會很辛苦,甚至走不下去。
水草好比遇到境界時的助緣,雖然還是要靠自己突破,但水草能讓我們更有信心、看到正確方向。
平日修學時,也會有覺得困難或勉強的時刻,但不能期待都是舒服境界,不舒服也是過程,當下就是一切。
從記錄今年結夏定課的過程,看到自己的習氣,外在境界或身心的狀態會影響堅持作定課的決心。
把時間拉長來看,所有因緣都是互為助緣或逆增上緣,只是往往在境界其中不得而知。
太感恩自己在正信的道場學習、遇到諄諄教誨的導師,稱慶並非盲冥無導師,是有方向、有方法走正確的路。
專職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