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法華經經典共修_2021_08_08_法師品作業分享

壹、從芒鞋踏痕裡敘述的師父,我們能學習到甚麼?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聖嚴師父的一生,處處從平實中透顯出不平凡,盡形壽、獻生命,是聖嚴法師一生奉行的準則,更以身教言教,為世人典範。生命對他而言,就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忙是忙,要能夠調和身心、外境動;心不動。

真正能做到:「忙、忙、忙,忙得好快樂;累、累、累,累得很歡喜。」

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只要方向是對的、有意義的,師父就朝那個方向去做,從來都不考量自己身體狀況,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全力以赴。

生活佛法:人間佛教。

師父勇敢的嘗試用各種方式在生活中展現佛法,去突破、去互動,不擔心失敗。聖嚴師父說:「因為跟不同的人談佛法,自己也學到更多不同的東西,其實是因為互動讓彼此都能成長。」

珍惜善根福德因緣

師父說:「諸賢各自珍惜,我們有這番同學菩薩道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曾在無量諸佛座下同結善緣,並將仍在無量諸佛會中同修無上菩提,同在正法門中互為眷屬。」

提升人的品質

提升人的品質乃國家社會安定之根本,當每一個人的品質提升,這個國家與社會才會安定,要提升人的品質,應先從自己開始,進而再幫助他人提昇品質.

一師一門,發揚法鼓宗風,同心願,共創人間淨土

師父生前常講的一段話:「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今生做不完的事,願在未來無量生中繼續推動,我個人無法完成的事,勸請大家來共同推動。」

師父的身教提醒告訴我們,自我的生命是如此短暫與渺小,可是願力卻可以讓我們展現無限的延伸,我們當以師父的身教言教為典範,持續分享法鼓山的理念,護持弘揚佛法,以實際的行動,承擔成就師父在這一生未完成的大願。


貳、「法師品」經文提到 聽聞《法華經做了什麼事,未來必定成佛?我們願意從哪裡做起?

  • 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 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續蓋幢旛、衣服伎樂,乃至合掌恭敬。

【一念隨喜 · 信受奉行】

受持、讀、誦、解說、抄寫《法華經》的一或一句,能在一念中,並且歡喜信受奉行」,才能夠成佛。

【信解受持】

我們聽聞經典、讀誦經典,不是只有讀、聽就好,要能夠真正通達義理,還能夠正確的表達說法,這樣學佛法才有根據。

《法華經的經文來自於清淨法界,所研讀《法華經》,透過五種法門(受持、讀、誦、解說、抄寫)潛移默化於其經義的熏習,便能修正身、口、意三業,而回歸本自清淨的法界。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當勤供養,受持法華者】

想要安住到佛道上,要先有自然智,而自然智是必須要先有法師指導,才能得到自然智,就好像五祖說:「合是吾渡汝?」六祖大師就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一,其用不同。」有了自然智,具一心三觀的智慧,受持《法華經》,並要轉身供養其他受持《法華經》的人,就可以得到一切種智。

第九組 段玉瑩

111佛學班結業心得

  首先,感謝法鼓山寶雲寺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與專業的師資給我們佛學班學生們可以精進學習,記得一年級剛開學我們對寶雲寺環境及佛學課程內容還懵懵懂懂時,法師們細心帶領與教導才讓我們對環境與佛學課程內容慢慢熟悉,從介紹皈依三寶、三法印、四聖諦到八正道,開始學習出坡擔任志工。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