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0日 星期日

如來藏九喻之八: 貧賤醜女懷輪王喻作業分享

 一、畫自己的經變圖(以本組呈現的「鑄模金像喻」譬喻為主)


復次善男子!

譬如鑄師鑄真金像,既鑄成已,倒置于地,外雖焦黑,內像不變,開模出像,金色晃曜。

如是善男子!

如來觀察一切眾生,佛藏在身,眾相具足。如是觀已,廣為顯說,彼諸眾生,得息清涼,以金剛慧,搥破煩惱,開淨佛身,如出金像。




二、「單車天使」長片中

(一) 啟發、感動的句子/情節?為什麼?

觀畢這部長片,心中著實欽佩、難過、不捨及感恩。佩服一路走來,默默替那些孩子們找到回家的路而付出的眾人;難過的是回家對那些孩子們竟是如此的困難;不捨那些孩子們只是想要回家,如此簡單之事,卻需要費盡千辛萬苦;感恩自己不需要在小小年紀,就得獨自面對種種人生難題。

片中,信義育幼院院長「我的工作,就是讓孩子準備回家」一席話,令我印象深刻,替孩子打造通往回家的路,被院長視為使命,為了完成使命,他磨練孩子的心志,設法在生活中,讓孩子建立自信,找到前進力量,勇敢去懷抱夢想,種種安排,就是為了讓一群沒有血源關係的孩子們,面對人生下一個階段,提早練習面對人生課題,找到自己的價值與認同,進而邁向回家的路程,以自身為榜樣,帶著這群孩子探索未來的過程,令人動容。

此外,片中想家的孩子打電話用試探、懇求的口吻問阿嬤道:「我可以回家嗎?」,聞之鼻酸,一個看似理所當然之事,卻是孩子們日思夜想難以達成的夢想,一語道盡有家卻歸不得的無奈,亦呼應院長讓孩子準備回家的使命。

(二) 與佛性、如來藏思想相應之處?為什麼?

以我對如來藏思想淺薄的認識程度,要以本長片一群熱血志工和孩子們挑戰自我的內容為例,分析與佛性、如來藏思想相應之處,且還要說出理由,說實在話,有一定的困難度,應該僅能觸及皮毛罷了。

如來藏義理主要在闡述眾人皆具有清淨的佛性,只是被煩惱覆蓋而隱沒不顯,透過正法修習,去除掉煩惱,即可豁然開朗,亦即「眾生皆有如來藏,煩惱身中藏如來」的道理。

而信義育幼院孩子們為多元化社會所創造出多元化的孩子,絕大多數孩子,雙親依然健在,只是因為種種特因素,無法發揮照顧之責,必須委託育幼院照料,如同院長所說,在院內,孩子有吃有住、有書唸,不必擔心突然得休學,或被暴力對待,得以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他的角色就是讓孩子之前吸收到不好的東西,透過院內種種作為,讓他們透過環境調整心態,不必再受剝削之苦,快樂健康成長,原本純潔之心顯現出來,活的像一位孩子原本的樣子,找到自己的價值與認同,如願邁向回家的路。

亦即每個孩子都具佛性,都有顆純淨的心,只不過被家庭種種問題造成的煩惱覆蓋,成長的過程缺乏親情的關懷和陪伴,與一般孩子相比,他們通常缺乏自信,對人生也沒有或者說是不敢有明確的目標,而被膽怯與茫然給佔滿。

而院方規劃的單車環島活動,是磨練孩子意志力最佳考驗,鍛鍊他們的耐受力,提升未來適應社會能力外,最主要在過程中,慢慢找到自我認同,種下夢想的種子,改變原本日常學習態度,對未來懷抱希望,且有決定自己未來命運的勇氣,種種作為,如同開發如來藏,有助孩子找回純淨內心,找到回家的道路。

第3組 陳奐瑀


111佛學班結業心得

  首先,感謝法鼓山寶雲寺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與專業的師資給我們佛學班學生們可以精進學習,記得一年級剛開學我們對寶雲寺環境及佛學課程內容還懵懵懂懂時,法師們細心帶領與教導才讓我們對環境與佛學課程內容慢慢熟悉,從介紹皈依三寶、三法印、四聖諦到八正道,開始學習出坡擔任志工。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