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佛教入門:皈依三寶、五戒與十善

l簡單寫出「五戒」、「十善」內容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善:
不殺生、不偷、不邪淫
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


l對你而言,現在比較容易持守的哪一條戒?為什麼?
以修學佛法資歷尚淺的我而言,五戒中的「不偷盜」,可說是最基本也最易持守的戒,我不以「戒條」視之,畢竟生活教育,所謂行正坐端、不偷不搶、不任取非己之物等觀念,早就潛移默化於生活作為中,但不應滿足於這種消極的「守」,期許自己更積極的去「利他」,布施自己的智慧、時間、精力。

對我而言,不偷不搶沒有煩惱,更不取未經人同意之物,因為偷竊即是惡行,就算是小惡,擔心事跡敗露,會做出種種企圖掩蓋事實之事,一錯再錯,心亦難安,因此滋生煩惱。另古諺有云:「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有了道德在心中,才會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守戒不是束縛,而是尊重自己人格的展現。

 五戒中,不偷盜看似容易,但不然,因微細之事最不易守;另對在教育領域服務的我,更應知曉「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道理,不貪己之便,而做出有損人權益或有損公益之舉,以此提醒自身。

另期許自己應從消極的自利,提升至積極的利他,把握因緣,分享自己的智慧、時間、精力,布施如同「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付出的回饋,即是心靈的養分,如此,方能讓戒從身的修為,朝返照念心之功能。

l請選擇十善中其中一項,做為本週力行的重點,每天做出善行的紀錄
力行項目:不偷盜
日期
善行紀錄
919
不偷聽、不打探辦公室同仁的竊竊私語及隱私
920
克盡本職,努力無損學生受教權
921
當志工,布施時間,分享智慧
922
當義工,布施時間和體力
923
縱然有需要,亦不取公物
924
認真工作,不偷時間,不做等下班、等工資、等退休的「三等公民」
925
體悟「吃虧原來是捨得」

第3組 陳奐瑀 同學

111佛學班結業心得

  首先,感謝法鼓山寶雲寺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與專業的師資給我們佛學班學生們可以精進學習,記得一年級剛開學我們對寶雲寺環境及佛學課程內容還懵懵懂懂時,法師們細心帶領與教導才讓我們對環境與佛學課程內容慢慢熟悉,從介紹皈依三寶、三法印、四聖諦到八正道,開始學習出坡擔任志工。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