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因緣果

第一題:靜下心來,回想生命中的一個難忘事件,試著畫出過程中,自己對「因緣果」、「隨緣盡份,盡份隨緣」的心路歷程。

在我國中的時候,有一個好朋友,從小就擁有一種先天性的遺傳基因-脊髓小腦萎縮症,但小的時候還沒有病發,到我國中認識她的時候,她還能走路、講話,只是身體重心常常不穩、講話會結巴、寫字手會抖,班上的男同學會因此嘲笑她,因為身體的關係常常到保健室報到,也受到同學的不諒解,當時班上只有我知道她的情形,我問她要不要說出來,也許大家就不會這樣對你,她因為面子而不願讓全班知道她其實是生病才有如此狀況。

我能做的,就是默默陪著她,到了高中之後,我們雖然念著不同的學校,我們還是時常保持聯絡。

由於我對外來的憧憬,逼自己選擇加入有利升學的儀隊,我是肢體障礙,加上又沒興趣,完全是因為升學的關係而從一年級就踏入了不擅長的領域,三年的過程對我來說像是行屍走肉般的度過,每天軍事化的訓練、每個假日都要到學校參加集訓,也因為練槍法常常瘀青,到後面都變成家常便飯,做自己不喜歡、又沒興趣、不擅長的事情真的是一種煎熬!

這過程都是這位好朋友在鼓勵我、傾聽我、支持我,一路走下去,到了大學我也順利考上了目標的學校,在校期間也是滿懷著夢想為未來而努力著,那時候忙著課業與打工,漸漸地與朋友的聯繫也慢慢減少,但是我們之間還是一直互相聯繫。

在我遇到挫折的時候,她也時常寫信鼓勵我,但她的病情是與日俱增的加重,大學的時候她因為身體的關係,沒辦法念書了,甚至也不方便說話,要走路也有困難……甚至也不能自己吃飯,脖子也沒有力量可以撐住頭部,以前是那麼愛面子的一個女生,現在因為疾病必須得依賴家人的協助才得以生存,若是以前的她,她絕對不會接受家人幫她洗澡、餵她吃飯等等,到後面是不得不妥協,也沒辦法抵抗病魔的摧殘……。

一直到我畢業工作了,對我原來滿懷期望的夢想打碎了,我發現一切都不是我所想的那樣,從八歲開始立志成為服裝設計師的夢,從沒斷過,家人反對,也靠自己的努力證明給家人看,努力了十幾年發現了業界慣性的操作、現實的殘酷、與人性的黑暗,對此我的心無法負荷,一度走入了憂鬱而難以找到出口,因自顧不暇了、也沒有時間去顧其他人。

一直到我進入了法鼓山,開始學佛之後,學到自覺就是改變的開始,慢慢地改變自己的心,覺得自己要變得夠強大才能夠幫助到其他人,但是我卻忽略了她…,等到我的心變的能夠幫助別人的時候,她已經不在了,過去的回憶只能留在心底,沒有機會幫助她了,我去年底參加她的告別式時,她媽媽對我說本來今年的過年要找我去他們家一起吃飯,她很激動的哭了,我明白她想見我,但是不敢讓我看到她現在的樣子……因為疾病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樣子,甚至也無法開口說話了,只能坐在輪椅上,依靠著身旁的人協助她維持日常生活起居,自尊心是那麼強的她的心裡是有多麼的難受,而我卻沒能好好陪她,她就離開了。

十年前她曾經寫遺書給我,告訴我她如果走了,要請我邀請全班同學參加她的告別式,並要我親手做一件衣服給她,但畢竟過了十年,大家各自紛飛,早已物事人飛了,來送她最後一程的同學是小貓兩三隻,國中同學就我一個,很心酸,她爸爸當天要我當國中代表去給她上香,親手做的衣服也交由現場的服務人員燒給她了,雖然沒有滿她十年前的願,希望全班同學都能參加的事,但我也是盡力了,我只能夠念佛回向給她,直到她滿七個七。

到現在她已經往生一年多了,到現在我參加念佛共修時還是一直想回向給她,因為她的關係讓我今年初發了一個願,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有緣的人,只要是我做的到的、可以的都願意幫,隨緣盡份、盡份隨緣,也是因為她的關係,讓我覺得人生有多麼無常,現在可以做的事,不代表你明年也可以,若不做,也許就錯過了因緣,因此我覺得可以努力的時候就要好好認真去做,做不好沒關係,只要盡力、不愧對自己與他人就行。

每天都要好好把握現在、利用當下,好好的活在現在,於是我今年報了佛學班、六祖壇經、福田班,很多人都覺得我報太多課程了,但是我覺得人生很無常,可以拚的時候就拚吧!
因為也許明年的因緣就不是這樣子了,今年有空,不代表明年、後年或者三年後還有這個因緣可以上課,趁年輕還有體力的時候還可以拚一下,如果到時候真的不行,再說!

我只知道如果我不好好把握,可能會後悔,所以當時我報名佛學班與六祖壇經的課程的時候,玲明師姐找我當關懷員,一開始還擔心自己沒經驗,師姐親切的告訴我沒關係,只要把8/11空下來參加培訓就可以,後來想想我覺得就是因為我今年初在寶雲寺發的願,而形成了這個因緣,才會產生了這個果,是必須要去面對的,覺得佛菩薩聽到我的心聲,讓我有這個機會可以幫到更多人,雖然是第一次擔任,也不知道能夠幫助多少,但我只知道盡力去做就對了! 隨緣盡份、盡份隨緣是我現在努力的目標!

第二題:
● 每天早上起來,面對鏡子,微笑的對自己說:早安!
● 分享自己實施一週的身心狀況


覺得一天一天對自己微笑,就算沒有面對鏡子,也漸漸習慣了在心裡對自己微笑,一天一天微笑的次數變多了,提醒自己要正向面對所有一切,對於境界要正向解讀、逆向思考,同時也是考驗著智慧與慈悲的運用。

第一組 程伊筠 同學

111佛學班結業心得

  首先,感謝法鼓山寶雲寺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與專業的師資給我們佛學班學生們可以精進學習,記得一年級剛開學我們對寶雲寺環境及佛學課程內容還懵懵懂懂時,法師們細心帶領與教導才讓我們對環境與佛學課程內容慢慢熟悉,從介紹皈依三寶、三法印、四聖諦到八正道,開始學習出坡擔任志工。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