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二上大堂分享 - 這11週來,您聽到什麼?您認為人間佛教的特色是什麼? 分組討論(三)


第十、十八、十九組:
  • 法鼓山教大家找回『自家寶藏』向內尋求為未來的自己負責,利人便是利己。
  • 要有正信的知見,知道因緣,親人若離開,不要不捨,祝福他往『生』。
  • 有煩惱(問題)來時,要以智導情,理性思考再決定,有智慧的處理;沒有煩惱(問題)時,不要找沒有煩惱(問題)。
  • 更認識了人間佛教,佛法可放在日常的人際、處事上,善用佛法,心情就不會被牽著走。
  • 佛教的生命觀:造業、還願、發願觀念。我們可以把被動、消極的心,化成積極,用當下態度改變現狀。
  • 人間佛教有真實性、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20年前聽佛法和現在的心境不同,能循序漸進引導我更貼近佛法。
  • 父親車禍後,曾經去參與靈修,當時只有信,沒有解、行;來法鼓山後,才知因緣因果,當你面對生命問題時,只有佛法能讓你的心有所依;當義工時,就是在實踐佛法,面對問題。
  • 來法鼓山修學佛法,教我們慢、放下,把心中的垃圾消滅,放下我執,不要以自己為中心,試著客觀看事情。


111佛學班結業心得

  首先,感謝法鼓山寶雲寺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與專業的師資給我們佛學班學生們可以精進學習,記得一年級剛開學我們對寶雲寺環境及佛學課程內容還懵懵懂懂時,法師們細心帶領與教導才讓我們對環境與佛學課程內容慢慢熟悉,從介紹皈依三寶、三法印、四聖諦到八正道,開始學習出坡擔任志工。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