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對於果理法師心經三課的心得報告

這學期的心經課程,歷經三位法師授課之後,對於心經確實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尤其是果理法師的心經三課,除了複習心經的重要觀念,更把心經的核心訴求,拉到"無無明"就等於"成佛"的目標高度。

雖然法師上課的速度與內容緊湊,像是駕著馬車一路狂奔,加上隨機問答、目光掃射,使得同學們都繃緊神經,眼睛、耳朵與頭腦的運轉也快速直追。

上過第一次課之後,才抓到了法師的重點,原來法師希望傳達的重點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眾生成佛。要如何成佛呢?如何從心經的啟發,知道成佛的次第呢?法師引用法華經的觀念、圓覺經的次第,呼應心經的關鍵字--無明盡,就成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原來心經的次第:從理解五蘊皆空的般若智慧、色受想行識的運作、六根六塵的雜染、十二因緣的緣起不斷,學習觀無常、無我的般若智慧,進而到菩薩道的無罣礙、遠離顛倒夢想,直到究竟涅槃的成佛。哇!!原來心經的隱藏真實面目,竟也是一部成佛之道啊!!

原本就好奇為何心經會提到"深般若",而"深般若"與"般若"又有甚麼不同呢?法師用一張圖片來表示:一座千手千眼觀音像的底座下,有著眾多的阿羅漢塑像。法師解說:這就是代表要成為千手千眼的觀音菩薩之前,必須要有阿羅漢的般若空慧。每位想要成佛的菩薩,要先具有幫助自己解脫的般若空慧,才能從菩提心、大悲願心中,幻化出千手千眼度眾生的方便法門,這就是"深般若"的智慧。

觀一切諸法自性空,只是幫助自己去解脫那些生生世世糾纏的無明妄想與執著。在學到了正知見與方法之後,因為看到自己與眾生都在惑業苦的無始輪迴中受苦,就會發起悲願想要努力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離苦得樂,這才是一條成佛之道。

以前覺得心經像是一把鑰匙,一把學佛的鑰匙。能夠透過經文的引導與提醒,漸次體會與學習佛法的真實。很感恩這學期的心經課程,不僅讓我在禪修打坐中體會五蘊皆空的道理,還能跟著法師的宏觀視野,拉到從解脫道、菩薩道,然後邁向成佛之道。感恩所有授課法師、及護持上課的義工菩薩,以及這學期一起上課的眾多同學,祈願所有上過心經課程的同學們,皆能體悟大道、發菩提心,一起努力邁向成佛之道。阿彌陀佛!!

第27組  林明蓉


111佛學班結業心得

  首先,感謝法鼓山寶雲寺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與專業的師資給我們佛學班學生們可以精進學習,記得一年級剛開學我們對寶雲寺環境及佛學課程內容還懵懵懂懂時,法師們細心帶領與教導才讓我們對環境與佛學課程內容慢慢熟悉,從介紹皈依三寶、三法印、四聖諦到八正道,開始學習出坡擔任志工。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