跡門三周說法–法說.譬喻說.因緣說
透過因緣的法門說明會權入實的道理。
把聲聞過去成長過程全部講出來。
因緣說是佛陀講出過去所發生的一段往事,來建立聲聞弟子的信心。
化城喻品—二乘涅槃,如入化城。
什麼是佛陀的智慧
化城喻品第七
用譬喻及因緣等為中根人說明三乘一乘的比喻
佛陀有智慧,所以成佛。
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了知什麼是佛陀的智慧。
悟入佛陀的智慧
.修一佛乘之因
佛陀的法身功德
.是修一佛乘之果
請轉法輪
佛陀的教化
《阿含經》講的不是只有出世間的四諦十二因緣,也講到人天乘。
人天乘是學佛的最基本的標準,就是不墮惡道。
四聖諦的核心思想在「度苦惱眾生」
蕅益大師解釋:
從「度苦惱眾生」知道是《阿含經》
《阿含經》的重點不是要成就廣大的功德,《華嚴經》是把佛陀的功德全部展現出來。
聲聞人在華嚴會上,心懷恐怖,疾走而去:不是要求功德。──信解品
一個流浪的窮子,要的是衣食溫飽而已,所以佛陀先解決三界眾生的現實問題,就是輪迴問題。
《阿含經》說的痛苦是:
在三界輪迴,這個就是痛苦,就是「身是苦本」。就是因為投胎了,有一個身體。因為有了身
體,就有老病死的問題。
◆在三界受生就是痛苦,所以整個《阿含經》的思想就是先解決痛苦。
◆佛陀講三法印,主要是解決輪迴的痛苦,就是攝受根鈍眾生,使令轉凡成聖。
◆度苦惱眾生有三個方法(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凡夫學佛:有所得心,有三種情況佛陀講出了五乘的法門
- 追求世間的快樂,人天乘的。在人天乘,佛陀對於人天的安樂果報是持肯定態度的,佛陀鼓勵我們斷惡修善,創造美好的人生。人天乘的法門,是肯定斷惡修善,但是到聲聞法,對三界的果報是全盤地否定。(佛陀講五戒十善)
- 善根強、知道世間的快樂是有過失的,是無常敗壞的,追求的是出世的涅槃的快樂。(佛陀講四諦十二因緣,開顯無常無我的道理。)
- 追求佛的功德莊嚴(佛陀講六度法門)
安穩的定義不同,所以佛陀為實施權
修行的第一步:深信因果,怎樣讓今生過得更好
向上向善,生命因為今生的因緣而增上,若墮落了,這個人生就沒有什麼價值了,比沒有來更糟糕了。
學佛以後,今生能夠達到「忍善者增益」,
福德力、智慧力因為這一次的生命而增上了。
世尊說「端正法」&「空義」
世尊說「端正法」的用意:
先「端正」我們的心、人格,深信因果,再學深的法義。
布施—知行善,以種善因,得善果。
持戒—不造惡因,不會有惡果。
生天—因種善去惡,福報善根增加,而可得「生天」的果報。
大乘的空觀:
要先假借一個相狀,然後從這個相狀的跳板再跳到空觀。
例如:先面對你的身心世界,觀察它是怎麼樣?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第九組 段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