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課程裡有一段內容覺得印象特別深刻,就是法師提到師父曾經形容自己是個「欺善怕惡」的人!
首先感恩法師深入淺出,課程內容非常豐富,雖然經文的進度只有一小段,但是藉由《法華經》文裡所記述大通智勝如來初成道時十方梵王請轉法輪的因緣,透過蕅益大師對於諸梵王所請之法的教相判釋,已經直接讓我們綜合性地理解佛陀五時說法的梗概輪廓。
上課時法師提到,聖嚴師父曾經以「欺善怕惡」這個一般人通常不會正面肯定的用詞來形容自己,個人覺得真正的對應,其實是跟佛陀「五時八教」說法一樣的方便與慈悲。
因為個別的眾生各有不同的根機、因緣與需要。
因應不同的對象,調整自己應對的方法,適應對方的需要,不是丟掉自己的方向與原則,而是體恤對方以體現慈悲,消融自我以體現智慧, 等到時機和因緣成熟,再提供對方真正正確適切的幫助。
這個過程中需要非常的耐心,成就了對方的同時也提昇了自我。或應該也算「為實施權」的另外一種體現吧?
第24組 李政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