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皈依 感想2022/10/29

 五年前,我從來沒想過我會皈依成為佛弟子,今天,在寶雲寺,常越法師為我掛上了佛的項鍊,告訴我:在學佛的路上繼續努力,給了我寬慈的法號!

接觸法鼓山的因緣是因為父親往生,我把悲傷跟思念藏在心裡,一直想找一個出口釋放自己,所以參加了初級禪修。在法師的引導下,我才知道原來我全身是這麼的緊繃。當我在三樓大殿、坐在浦團上,凝望著大佛,內心好安定啊!

我希望自己有能力可以種福田,也希望身旁的人心中都有一畝福田,因此報名了福田班,也才真正認識聖嚴師父!讚嘆師父好偉大啊!師父把佛法帶到世間,讓更多人知道佛法的好,我內心悄悄升起皈依的種子!

有幾次寶雲寺有皈依大典,詢問宗弘師兄要參加嗎?他總是一口回絕我說:不要叫我當和尚! 我想,不皈依也沒關係,我們還是能夠種福田,修十善! 然而因緣如此巧妙,班長佈達快樂學佛人皈依,我隨口詢問宗弘師兄,沒想到他一口答應,不費我半點唇舌勸說! 

111福田班 關懷員 歐靜慈


典禮當天,我再次坐在浦團上,望著大佛,深深感恩佛菩薩,口中跟著法師唸「往惜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今天之前我是佛弟子,今天之後我更是佛弟子,感謝學習佛法的路上的你·我·他🙏💕。

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生活中有那些苦,循環反覆,帶給你哪些感受?

主題:四聖諦, 三法印

作業題目:

生活中有那些苦,循環反覆,帶給你哪些感受?

自己以和立場, 角度認定這是苦?

1. 看著自己以外的人生病了,覺得很苦,

我會想為生病的人做點什麼。

改變飲食,改變作息。

可以避免的傷痛卻還是傷人。

2. 明知是錯的,卻又未能立即停手,

還覺得自己可以(為規劃)。

還一直做,一直錯,導致苦不堪言的局面

明知還犯,被情緒操縱覺得苦。

3. 父母跟隨著佛祖修行了,因為痛苦而得樂,

因為來學佛法,爸媽也來學佛法了。


第8組  洪瑞蓮


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2022/10/2 學員出坡心得

1.與大地共鳴:

這次出坡我自願到寺院一樓戶外打掃庭院。

在秋天的陽光下,靜靜的掃落葉,靜靜的感受草地上的能量和大地的氣息,在每一次的掃地動作中,我感覺自己和土地的共鳴,內心非常的平靜歡喜。

我覺得出坡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靜坐冥想。

2.  每一滴汗,都歡喜開心:

很久沒有如此在戶外勞動,流下大量的汗水,衣服也都濕透了。

即便如此,因為能夠有岀坡的機緣,讓我感受到想努力把整個院子,整理得乾乾淨淨的渴望跟歡喜。

因為心裡的想望,所以覺得勞動與流汗也是一種享受,每一滴汗水,都流得開心。

3. 分工合作,造福眾生:

和另外兩位師姐一起合作,雖然我們彼此並沒有交流講話,但是感受到彼此努力想要讓庭院乾淨的努力齊心。

所以一個人的願力和很多人的願力,集合起來的能量,真的不一樣!

最後當我們把院子的樹葉都整理乾淨,三個人站在陽光下,看著乾淨的庭院,互相對著彼此微笑,我覺得心中充滿了祥和與歡喜⋯⋯。

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一點一滴累積,大家合作的願力,可以成就更多的大願和事情。

這是在陽光下,看著因爲我的勞動,而乾淨整齊的院子,心中的感動與喜悅。

4.時時勤拂拭,何處惹塵埃:

人生中的經歷和挫折,偶爾讓我們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或髒汙。

如果始終無識無感,庸庸碌碌的ㄧ生,對此生來到世間的功課將會無所知見。

所以,對心靈定期的自省和潔淨,時時拂拭自己心靈上的塵埃。

即使大風吹過,仍有落葉灰塵,但只要我們有覺知,時時提醒自己定期淨潔心靈,我們一定會更有能量和智慧。

 第10 組 李玉婷

基礎佛法:四聖諦、三法印,小組討論

題目一:以飲食為觀察對象,體會十二因緣中觸、受、、取、有。

回答:我以前一天吃三餐之外還需要吃點心及宵夜,長期下來導致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31)及不健康,抽血報告紅字很多,血壓飆高至180mmHg,身體也出了狀況(常常眩暈及心悸),當年40歲,我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需做改變,後來我自己開菜單上市場買菜,搭配均衡飲食,不吃宵夜零食與含糖飲料,堅持了三個月後體重下降了15公斤,血壓也恢復正常至120mmHg,抽血報告也趨近於正常值,75公斤這樣體重維持了將近3年,今年4月我又想突破自我,我開始念佛、線上觀看聖嚴師父開釋並加上運動健身(有氧+無氧運動),8月底我的體重來到71.5公斤,身體狀況變更好,緊接著8月31日佛學班開學,又於9月4日在法鼓山總本山受三皈依五戒後更精進於持五戒,9月22日於寶雲寺參加線上初級禪訓班,我在佛學班、三皈依五戒及初級禪訓班三管齊下修煉將所學應用於生活中,短短一個月時間體重竟然來到69公斤,不僅血壓值來到110mmHg,抽血數值更來到標準以下許多,腦袋變得更清楚、煩惱更少(活在當下),能處理事情更多效率更好,身體也不容易疲累。

以上是我發覺自己問題後再找出方法來處理,有效率執行達到預期目標。

:接觸過多不需要食物、零食及含糖飲料。

:感受到自己身體不健康。

:自己煮飯時以健康為目標,不會想愛吃甚麼或不愛吃甚麼。

:定時、定量及細嚼慢嚥,只吃7-8分飽,不吃到撐。

:需要多花1倍時間到市場買菜以及煮飯菜等。

第3組 葉法明

111佛學班結業心得

  首先,感謝法鼓山寶雲寺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與專業的師資給我們佛學班學生們可以精進學習,記得一年級剛開學我們對寶雲寺環境及佛學課程內容還懵懵懂懂時,法師們細心帶領與教導才讓我們對環境與佛學課程內容慢慢熟悉,從介紹皈依三寶、三法印、四聖諦到八正道,開始學習出坡擔任志工。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