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聖嚴書院一上 本學期的學習心得分享

 1. 回顧本學期,我的學習心得是什麼?

真是「佛海無涯,唯勤是岸」啊!初衷是對佛學經典有興趣,上了課之後,才知道三寶兼顧,方才圓滿。而如果自詡為一名佛教徒,要「解行合一」,除了認識理念與法門,也要能夠日常實踐,正所謂「生活時時有佛法,人間處處皆佛法」。

每週三上完課,感覺又像重新活了一次,又更新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與心情,然後一週過後,有時候又因為工作的繁雜,難免帶有負面情緒,上完當週佛學班的課,感覺又經過了一番身心靈腦的洗禮,又重新來過。但是我想,世事終有盡,佛學班總有一天會結束,我應該試試靠自己的力量,將修行的法門融入自己的生活當中,總得靠自己。在這裡,每一節課法師們講課的內容都非常豐富與扎實,我覺得,回家再回想、複習一下比較好。而有些名詞偏向文言文,感覺若有興趣,自己應該再花些時間鑽研或請教。

出坡時,也讓我慢慢從一開始的「效率、迅速」體會到一動一靜皆是禪,不用一直趕趕趕,希望這些「大智慧」我也能把它落實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2. 新的一年,我對自己的期許。

希望新的一年,我能夠「時時都是嶄新的一刻,日日都是嶄新的一天」。時時實踐 師父說的「活在當下」、遇事能繼續秉持「四它」的SOP。也希望在佛學理論方面,更有精進,進而達到身心靈腦的平衡。 

第14組 林詠茹


聖嚴書院一上 本學期的學習心得分享

 一、回顧本學期,我的學習心得是什麼

在法鼓山聖嚴書院聽講與學習的這一個學期,授課老師們講授了「五戒與十善」、「因緣與因果」、「十二因緣」、「四聖諦與三法印」、「三學三慧八正道」、「六度四攝」等佛學知識,以及認識「聖嚴法師的法脈、法源」及法師有感於人們的需要而從佛陀教誨中闡釋出符合現代社會的「心五四心六倫」。

從老師們淺顯的字詞以及詮釋佛理時所舉出的、符合生活經驗的實例中,我可以感受到,佛法並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虛無飄渺,佛陀所教的也不是一種外在的追逐,而是向內探索的,一種可以讓人維持在一個不會起伏過大的心緒之中,進而達到內在的穩定與自在的方法。也因為如此,佛法才會是一線透過重重雲霧的光明,成為眾生向前走的動力。

二、新的一年,我對自己的期許

我總是在離開佛寺後,就將老師們的教導擺在一邊,然後開始在既有的習氣中過著每一天的日常。

但是若要說完全沒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佛陀所教導的智慧,我覺得也不是這樣的。我比以前更能轉化自己的負向思考、穩定情緒。舉例來說,以往我常常對於家人的政治傾向感到生氣,對電視的言論感到憤怒。但就在最近又開始感到憤怒時,我想到了寺中師父曾說的一句話:「都是假的」,我的情緒馬上平和了下來。是啊!鏡花水月,在假的現像中求真,還真的了嗎!為了這些事生氣,一點意義也沒有。

未來的一年,我希望自己的情緒能更穩定,對於應該處理的事不厭煩不逃避,即使仍然不一定能處理,但也希望能做到面對與接受。

第5組 洪郁惠


聖嚴書院一上 本學期的學習心得分享

 一、回顧本學期,我的學習心得是什麼?

來法鼓山之前,認為佛教就是勸人為善、求生西方淨土,貧賤富貴皆是業報,經由念佛拜懺可消除業障等。有位同事聽到我要學佛,竟對我說要能先將財產分一半給他否則很難領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

經過本學期學到了因緣法、認識佛陀的本懷、師父的理念以及基礎佛法等,好幾次心中感覺如獲至寶、豁然開朗,對於過去似是而非的認知有了更高的知見,尤其是學到了「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的方法,當念頭升起或遭遇境界時會觀察感受、消弭貪嗔癡三毒,並保持感恩心、慈悲心、增上心、出離心及最需要的菩提心,努力讓因緣朝向「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方向,並儘可能無我。

只是敝人資質魯鈍,課程內容大概只吸收了三分,不是來不及記下來就是課後忘掉大半,希望這點小小的心得能對得起辛勤授課的講師。

二、新的一年,我對自己的期許。

過去我總是抱著獨善其身、事不關己的態度對待周遭,剛開始接觸佛法也只想求得自我的解脫,直到接觸法鼓山才漸漸接受大乘佛法菩薩道自覺覺他的菩提心。

在新的一年我期許自己能更加強培養菩提心,時時以正知見用心思惟,並將心得從身口意利益有緣眾生。

第九組 劉秀斌


聖嚴書院一上 本學期的學習心得分享

1.回顧本學期,我的學習心得是什麼?

這學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十二因緣法,


當我六根接觸六塵時,就會注意到自己現在的感受是喜歡還是討厭,只要我不去做相對應的處理,讓這個感受到此就好,就可以在這個無限的生死流轉中跳脫出來,這真是個明確的方法,也是我經常使用的方法.當我的心不再糾結當下的情境,就可以想到眾生都能成佛,要用慈悲心來對待人,要用智慧處理事......感恩。

2.新的一年,我對自己的期許

將課堂上學到的方法與觀念,使用到自己的生命中,一天比一天用得更多,並將此方法告訴他人,利益他人。

第4組 楊復國

111佛學班結業心得

  首先,感謝法鼓山寶雲寺提供如此優美的環境與專業的師資給我們佛學班學生們可以精進學習,記得一年級剛開學我們對寶雲寺環境及佛學課程內容還懵懵懂懂時,法師們細心帶領與教導才讓我們對環境與佛學課程內容慢慢熟悉,從介紹皈依三寶、三法印、四聖諦到八正道,開始學習出坡擔任志工。一年級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