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生是我今年畢業班的學生,去年10月因感情因素成為學校高度關切的對象之一,身為導師的我成為必然的輔導人員之一。初期輔導過程中我常因甲生的家庭背景(爸爸癌末,媽媽除了要一肩扛起家中生計外也需全天在醫院照顧先生)而投入過多的個人感情因素,讓自己的心常隨著甲生的心理狀況而起伏不定,甚至出現胃痛的反應。最後經心理醫生的協助才讓我們這群老師慢慢釐清楚自己的角色與本分,所以我慢慢退回導師的本位,只單純去關懷他的日常生活與家裡的狀況,讓孩子在心情低落時能有一個傾訴的出口,至於孩子在感情世界的執念結就交由專業的輔導老師與醫生去協助輔導。當我開始意識到〝只盡自己能力所及的本分〞去處理事情時,心情變得比較輕鬆了(因為過程中有因自己角色定位的不清楚,反而讓事情變得更棘手的經驗),也比較不會害怕去面對與處理甲生的突發狀況了。今年二月份,甲生的父親走了,而這衝擊也讓他真正意識到心中最在意的是家人,對男女感情的執著也稍稍鬆動些了。
陪伴甲生的過程中,讓我深刻體驗到有些事情不是我努力關心輔導就能讓學生有所好轉或改變的,有時需要一些緣的介入才能讓學生的狀況有好的改變。最近,甲生媽媽來電表示孩子不想重考大學了,目前只想就這樣打工過平淡的日子讓她很是焦慮與擔心。之前的我面對這種狀況一定會想辦法幫家長將優秀的甲生往前推,然後在內心期待好結果的出現。但,現在的我雖然一樣會主動關心與輔導,卻不再認為學生一定要往某些特定方向走才行,只要學生想清楚並了解可能的結果,我就會完全尊重他們的決定,選擇放下不再過度干涉。
甲生曾經跟我說:「老師,我應該是妳教書生涯中最難忘的學生吧~~~」,我回他說:「其實我有慢慢認知到未來自己會遇到越來越多跟你一樣特別的孩子。」同時,我也在心中告訴自己要趕緊找到心靈的靠山,才能減低輔導過程中的無力感與不安感,否則可能撐不到退休啊~~這也是我今年下定決心報佛學班的原因。這學期我的新班級也有一個特別的孩子,這週聽常慧法師講到「隨緣盡份→盡份隨緣」時真的讓我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希望未來能運用佛學班所學來幫助這個孩子去勇敢面對自己的未來。
第四組 劉演教 同學